[譯文] 每個人生養孩子都希望他們能聰明,我卻因為太聰明而被聰明耽誤了一生。 [出自] 北宋 蘇軾 《洗兒》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注釋: 洗兒:也叫洗三朝,是我國古代的習俗,指嬰兒出生的第三天要給他洗澡。 愚:愚昧、愚笨,愚昧無知,魯:遲鈍、笨拙,反應遲鈍。 譯文: 每個人生養孩子都希望他們能聰明,我卻因為太聰明而被聰明耽誤了一生。只希望自己的兒子愚笨遲鈍,沒有災難,沒有禍患,而做到公卿。 賞析: 這首詩語言淺白易懂,雖然僅28個字,情感卻跌宕起伏,表面上是為孩兒寫詩,而實際上既諷刺了權貴,又是“似訴平生不得志”。 了解了蘇軾的生平后,讀這首詩就不會感覺到蘇軾真正希望孩兒“愚且魯”,而是借對孩兒智商和性格的期望,抒發自己的滿腔激憤;借希望孩兒“無災無難到公卿”,諷刺當時“愚且魯”的公卿們。 蘇軾是詩詞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作品講究煉詞煉意,這首七絕也是如此。一個“望”字,寫盡了人們對孩子的期待;一個“誤”字,道盡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詩中幾處轉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聰明,我卻望子愚蠢,一轉折也;人聰明就該一生順利,我卻因聰明誤了一生,二轉折也;愚魯的人該無所作為,但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三轉折也。蘇軾的牢騷全在這些轉折中。 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出處就是宋·蘇軾《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