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初月 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時, 云畔風生爪,沙頭水浸眉。 樂哉弦管客,愁殺戰征兒。 因絕西園賞,臨風一詠詩。 (乙) 初月 光細弦欲上,影斜輪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隱暮云端。 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乙兩詩都寫了“白露”與“花”,甲詩用來襯托月光的瑩潤,乙詩則用來表現月光的微弱。 B.甲詩頷聯用“爪”與“眉”描繪初月的不同形態,乙詩頷聯則寫月亮由升到隱的短暫過程。 C.甲詩頸聯“樂”“愁”直接點出初月帶給人的不同感受,乙詩頸聯則側面描寫月光暗淡,意境凄清。 D.甲詩尾聯想到邊關將士,詩人由樂轉悲,停止游賞,寫詩寄托愁緒;乙詩則在景物描寫中暗寓愁思。 15.甲、乙兩詩哪首是李白所作,哪首是杜甫所寫?請任選其中一首,依據語言風格作出判斷,并闡述理由。(6分) 【答案】 14.D(“停止游賞,寫詩寄托愁緒”錯誤。寫詩人拒絕游賞西園,獨自來到江邊,看著天上的明月和水里的月光,迎著溫柔的晚風吟起詩來。) 15.示例一:甲詩作者是李白。甲詩風格清新飄逸,符合李白詩歌特質。 ①初月彎而尖,像云生腳爪、水浸眉彎,想象新穎奇特,比喻不落窠臼。 ②“離”“濕”“生”“浸”等用語信手拈來,不事雕琢,卻將初月跳脫靈動之美表現得十分自然真切。(每點3分) 示例二:乙詩作者是杜甫。乙詩風格沉郁頓挫,符合杜甫詩歌特質。 ①“古塞”“暮云”“河漢”“關山”,描繪了微弱的月光下荒涼清冷的邊塞景象,寓時世感慨,情感沉郁不抒。(每點3分) ②“寒”極寫關山清冷、心中凄清,“暗”“團”寫月色昏暗,菊花朦朧難辨,以人情寫物情,體物入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