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運用(共13分) 《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提出要“打造布局合理、展陳豐富、特色鮮明的博物館之城”。在綜合實踐課程中,你所在的小組做完相關調查研究,撰寫了調查報告?,F在你根據小組成員的意見修改。 1. 在報告的封面上用正楷字書寫“博物館之城調查報告”九個字作為標題。 第一部分 調查目標 了解新時期北京市博物館的發展情況,重新認識博物館的社會作用。 第二部分 調查內容 調查涉及博物館官方網站、有代表性的展覽、相關新聞報道,主要內容記錄如下。 【官方網站資源】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立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展覽側重展示館藏;臨時展覽遵循開放合作的原則,已形成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國際交流等多個展覽系列。 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以生物進化為主線,講述生命世界的奧秘,構筑起地球上生命發生、發展的全景圖。不同主題的巡回展覽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的勝況表現出新時期我國博物館發展的新態勢。 2. 小組成員對文段中加點詞語的字形作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因為表達的是“依照并沿用”的意思,所以“遵循”一詞中有錯字。 B. 因為表達的是“難懂的尚未被認識的秘密”的意思,所以“奧秘”一詞中有錯字。 C. 因為表達的是“組合并建立”的意思,所以“構筑”一詞中有錯字。 D. 因為表達的是“隆重熱烈的情景或場面”的意思,所以“勝況”一詞中有錯字。 【展覽內容及形式】 中國國家博物館“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獨具匠心。各類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空間站組合體1∶4的模型“飛”在頭頂,核心艙1∶1的模型可步入參觀。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讓觀眾拍手稱快。 首都博物館“輝煌中軸——紀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展”劇場式的沉浸空間,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16米長的數字沙盤將氣勢磅礴的中軸線歷史建筑群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3. 你檢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語后發現,下列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獨具匠心 B. 拍手稱快 C. 身臨其境 D. 氣勢磅礴 【相關新聞報道】 2021年5月,中央宣傳部、國家文物局等九部委印發文件,要求實施“類博物館”培育計劃,鼓勵將具有部分博物館功能、但尚未達到登記備案條件的社會機構,納入行業指導范疇。為落實文件精神,兩年來北京市持續推進“類博物館”培育工作,不斷把首都的博物館資源優勢轉化為全國文化中心發展的勢能。 2023年4月16日,中國航空工業歷史博物館在北京開館。該館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歷程。航空工業歷史博物館的建成將成為全社會了解航空知識的重要平臺。 4. 你想知道文段中“勢能”的意思。查《現代漢語詞典》,“勢能”的解釋為“相互作用的物體由于所處的位置或彈性形變等而具有的能量”。根據詞典解釋,下列對文段中“勢能”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變化的形勢 B. 演變的趨勢 C. 推動的力量 D. 擴大的容量 5. 文段中的畫線句存在問題,你做出修改。 第三部分 調查結論 博物館之城的建設路徑主要有:依托豐富館藏,布局、策劃特色展覽,促進現有博物館的發展;整合社會資源,將“類博物館”納入建設序列,規劃、建設新博物館。新時期博物館的社會作用包括:__________。 6. 根據小組意見,在橫線處補寫一個節奏勻稱的句子。下列選項恰當的一項是( ) A. 服務首都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滿足公眾需要,增進國際交流 B. 服務、推動首都發展和社會進步,滿足公眾及國際交流的需要 C. 服務首都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公眾需要得到滿足,增進國際交流 D. 服務、推動首都發展和社會進步,滿足公眾需要,國際交流得以增進 第四部分 結語 在調查研究過程中,我們瀏覽了博物館官方網站和相關新聞報道,選擇特色博物館開展了實地考察,收集了豐富的研究資料。在此基礎上,__________。本次調查研究豐富了我們對展覽內容和形式的認識,有助于我們了解新時期博物館的新發展,對我們認識社會、增長見識很有意義。 7. 根據小組建議,你用上“分類”“探究”“結論”三個詞,在文段中的橫線處寫一句話,補全結語的內容。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一)(共4分) 8. 默寫,完成下面小題。 (1)岱宗夫如何?__________。(杜甫《望岳》)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記》) (3)如果引用兩句古詩文來表達你志趣,你會選用“_____,_____”。(本試卷中出現的句子除外) (二)(共5分) 閱讀《使至塞上》,完成下面小題。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9. 根據你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本詩的開頭敘述詩人①________,接著記錄沿途的自然風光,結尾用人物問答的方式敘寫了②_______。 10. 列出第二聯構成對偶的詞語,簡要分析這一聯運用對偶的表達效果。 (三)(共8分) 閱讀《記承天寺夜游》,完成下面小題。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1. “水中藻、荇交橫”中的“交”與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四季交替 B. 阡陌交通 C. 交口稱贊 D. 君子之交 12. 文中的“閑人”意蘊豐富。下列對“閑人”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有雅趣的人。以“閑人”自稱,隱含著豁達的人生態度。 B. 有閑暇的人。以“閑人”自稱,透露出兩人夜游的情致。 C. 被閑置的人。以“閑人”自稱,反映了兩人的政治處境。 D. 被貶謫的人。以“閑人”自稱,表現了空虛的精神狀態。 13. 根據《記承天寺夜游》及下面兩則材料,在后面語段中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材料一 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 (李白《雜題》其一) 材料二 五月十四夜,湖風酣暢,月明如洗,繁星盡斂,天水一碧。偕內人系舟于寓樓下,剝菱煮芡,小飲達曙。人聲既絕,樓臺燈火,周視悄然,惟四山蒼翠,時時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獨為吾有,徘徊顧戀,不謂人世也。子瞻有云:“何地無月,但少閑人如吾兩人。”予則謂何地無閑人,無事尋事如吾兩人者,未易多得爾。 (取材于徐釚《詞苑叢談》) 親近自然、從自然中獲得美感與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的審美傳統。同樣是“乘興踏月”,蘇軾在空靈澄澈的月色下,自適其適,自樂其樂;李白在月光中以酒助興,產生了“①_______”的世外之感;月明如洗,“予”在西湖夜飲,覺得此刻的西湖“獨為吾有”、產生了“②________”的感覺。 三、名著閱讀(5分) 14. “高光時刻”可以理解為人處于巔峰狀態的那一瞬間。從《西游記》《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海底兩萬里》中選擇一個人物形象,敘述這一形象的高光時刻。(要求:寫出具體“時刻”,敘述相關內容,概括形象的特征或精神品質,100字左右) 四、現代文閱讀(共25分) (一)(共7分)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從2005年開始,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每年要對北京市民的公共行為文明程度進行問卷調查和現場觀測。在獲取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和論證,確定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該指數能夠體現市民文明素質發展狀況,能夠衡量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程度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成效。提升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要求市民不僅在某一個方面提升文明素質,而且在所有的公共生活領域全面提升文明素質;不僅要求某一部分群體提升文明素質,而且要求全體市民共同提升公共文明素質。這已經成為全體北京市民共同努力的目標。明確的目標是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基礎。 材料二 2005年至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實現了“十七連升”,2022年已提升至90.69。九大公共生活領域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如表1所示,在各項一級指標中,排名前三的是醫療秩序、網絡空間、公共交通。 值得關注的是,________。據報道,在“公共交通”的下一級指標中,“文明交通踐行”由上年的72.61提升至90.25。在“文明交通踐行”各指標中,“駕車時會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數值最高,為92.43,表明駕駛員已具有良好的禮讓意識。 年度數據能夠對全體市民發揮激勵作用,建立年度數據的激勵機制已成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方式之一。合理的工作方式是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設水平的重要策略。 表1 2022年九大公共生活領域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 一級 指標 醫療 秩序 網絡 空間 公共 交通 綠色 環保 公共 衛生 公共 秩序 社區 和諧 文明 旅游 文明 觀賞 文明 指數 92.06 91.59 90.89 90.67 90.52 90.40 90.35 89.84 89.49 材料三 2022年9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發展報告》白皮書。該報告梳理了兩年來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情況,總結了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積累的有效經驗。 白皮書明確了推動文明行為促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北京市將進一步推進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努力增強“講好文明故事”的文化底蘊,持續開展“文明旅游”等主題活動,繼續完善公共文明引導員管理辦法、文明行為記錄制度、道德典型人物的關愛禮遇機制等配套制度。這些舉措應能解決北京市公共生活領域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的工作舉措是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設水平的有力保障。 15. 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 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能衡量城市文明進步程度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成效。 B. 提高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要求全體市民在所有的公共生活領域提升文明素質。 C. “駕駛員已具有良好的禮讓意識”能說明2022年“文明交通踐行”指數的提升。 D. 2022年發布的白皮書提出了解決北京市公共生活領域突出問題的多項重要舉措。 16. 根據材料二的文字內容和表1的信息,在文中橫線處補寫一句話。下列選項恰當的一項是( ) A. 醫療服務領域文明指數位列第一 B. 公共交通領域文明指數排名第三 C. 兩個一級指標的文明指數將近90 D. 九大公共生活領域文明指數均有提升 17. 從上述三則材料可以看出,提高首都公共文明建設水平需要從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系統設計,整體推進。 |